成語的意思
人:指人心。
得人心的就能興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。
成語的出處
唐?李觀《項籍故里碑銘序》:“至如謀于漢者,昔其臣也,公實棄之;兵于漢者,亦其將也,公不庸之。故曰:‘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’”成語的用法
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勸誡統治者。成語的例子
作為執政黨應該要明白“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”的道理得人心的必能光大興盛,失去人心的必致滅亡。《唐?楊烱?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》:“爰清尉候,載澄疆埸,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”成語的拼音
dé rén zhě chāng , shī rén zhě wáng成語的注音
ㄉㄜˊ ㄖㄣˊ ㄓㄜˇ ㄔㄤ , ㄕ ㄖㄣˊ ㄓㄜˇ ㄨㄤˊ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來源于網絡搜集,由詞典網小編整理,僅供個人備考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